郭津博老师简介

发布时间:2019-01-07文章来源: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浏览:3258

 

姓名

郭津博

出生年月

197807

职称

副教授

职务

副院长

最高学位

理学博士

邮箱

guojinbo@tiangong.edu.cn

教育背景

 2009 - 2013,俄罗斯国家核研究大学(原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МИФИ),理论与实验物理系,博士

 1997 - 2002,合肥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系,学士

工作经历:

2015/6 -至今,天津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领域

 1.可调谐激光

 2.核泵浦激光

 3.激光动力学

 4.超快激光物理

讲授课程

《激光原理》 《傅里叶光学》 《专业外语》 《近代物理实验》 《电路原理》

主要承担项目

郭津博博士毕业于俄罗斯国家核研究大学,理论与实验物理系,由激光科学的创始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尼科莱•巴索夫(Nikolai G.Basov)等创建的激光物理教研室(原量子电子教研室)。导师为著名核物理学家与激光物理学家A. I. Miskevich

2013-2015.

国家某重大国防项目

主持设计和制造了WAVSCAN 9000型激光器。

主持设计和制造了WAVSCAN 5000型激光器。

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激光共振电离质谱关键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制(2012YQ250003)任务中任激光系统集成负责人。

主持设计和制造了WAVSCAN 2100型激光器。负责了激光共振电离质谱专用激光系统的设计与集成工作。

2009-2013.

师从著名物理学家A. I. Miskevich,俄联邦核研究大学,理论与实验物理系,从事光谱学与激光动力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作为第二负责人参加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The Russian Foundation for Basic Research, project no. 12-02-00382-a),具体负责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工作。

2006-2009.

在国家某重大国防工程项目中

主持设计和制造了中国第一台光纤传输固体激光泵浦的单纵模脉冲染料激光器。

主持设计和建造了中国最大的可调谐激光振放链。

建立和完善了染料激光放大全瞬态计算模型。

主持设计和制造了WAVSCAN 3000型激光器。

2002-2005.

国家某重大国防工程项目

赴德接受培训,获得激光认证证书。

从事激光介质特性研究。主持激光染料光谱库的建设工作。

从事光谱学研究。


主要论文著作

[1] Spontaneous and induced emission of XeCl* excimer molecules under pumping of Xe – CCl4and Ar - Xe - CCl4 gas mixtures with a low CCl4 content by fast electrons and uranium fission fragments[J].Quantum Electronics, 2013,43(11):1003-1008.

[2] Luminescence characteristics of Xe2Cl excimer molecules under pumping the dense Xe - CCl4 gas mixtures with a pulsed electron beam[J].Quantum Electronics, 2013,43(5): 489-495.

[3] The effect of air impurities on pure neon luminescence[J].Optics and Spectroscopy, 2012,113(6):565-571.

[4] Generation and induced emission on transitions in Xe2Cl* exciplex molecules in Xe - CCl4 and Ar - Xe - CCl4 "Dilute" gas mixtures pumped by pulsed electron beam[J]. Technical Physics Letters,2013, 39(4):374-376.


成果及荣誉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证书编号:2011GFGBJ2002-R05);

中核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证书编号:2009-1-04-9)

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证书编号:J20110111-8)

中核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证书编号:2010-3-20-02)

中核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证书编号:2011-1-03-05)

中核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证书编号:2009-3-20-1)

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证书编号:J20070109-15)


其他